“加油!”昨日,都江堰市龍池鎮到處是陣陣鼓勁聲,身穿迷彩作訓服的子弟兵揮舞著手中的鐵鍬,在群眾家中快速穿梭,散發著臭味的淤泥很快被清理到屋外;數不清的挖掘機順著龍溪河堤一字排開,巨大的挖斗左右揮舞,將堵塞河道的石塊轉移到河邊;公路沿途的裝載機發出陣陣轟鳴,一堆堆擋道的土石被裝上運渣車運走,填堵河道缺口……為讓受災群眾早日重返家園,從四面八方趕來的1000多軍民正在這里進行著大會戰。
清淤
...
“加油!”昨日,都江堰市龍池鎮到處是陣陣鼓勁聲,身穿迷彩作訓服的子弟兵揮舞著手中的鐵鍬,在群眾家中快速穿梭,散發著臭味的淤泥很快被清理到屋外;數不清的挖掘機順著龍溪河堤一字排開,巨大的挖斗左右揮舞,將堵塞河道的石塊轉移到河邊;公路沿途的裝載機發出陣陣轟鳴,一堆堆擋道的土石被裝上運渣車運走,填堵河道缺口……為讓受災群眾早日重返家園,從四面八方趕來的1000多軍民正在這里進行著大會戰。
清淤
...
隨著四川路橋公司大橋公司挖掘機機械手李云(音)將最后一鏟泥沙倒下,被洪水沖垮的漢清路長灘路段終于再次打通。
經過幾分鐘攀爬,德陽市委副書記張金成來到小崗劍泥石流堆上,望著腳下深約5米的泥石流沖溝及下面水位為60.9米的堰塞湖,他一臉愁容:“搶通兩次,兩次都被暴雨阻斷,不僅連續幾天幾夜的努力白費了,還帶來了這兩個新難題。小崗劍,真是漢清路的‘攔路虎’!”
截至昨晚發稿,四川路橋公司的600名員工仍在小崗劍路段戰斗。
...據漢清路搶險前線指揮部通報,小崗劍“天險”已于昨天凌晨4時搶通,但由于小崗劍堰塞湖水位上漲,從琵琶崖到清平大橋的兩公里路段中,有一公里淹沒在湖水下,距老路基深約兩米。“如果天公作美,不再下雨,這兩公里路有望在兩天時間內打通。”劉文說。
收服攔路虎 穿越“天險”小崗劍
20日13時,路橋公司機械手付明偉(音)第一個駕駛挖掘機返回小崗劍。“我和同事們的任務既簡單又復雜,就是要在明天中午12點前,把小崗劍搶通。”付明偉說。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小崗劍上的泥石流堆。“那不是石頭堆,而是一個很大的沼澤地。”張言與付明偉駕駛同一輛挖掘機,18日上午一個不小心,挖掘機差點陷在“沼澤地”里沒爬起來。
...
20日晚7時許,堰塞湖水位不斷下降,此前淹沒水下的老路基隱約可見,漢清路搶通前線指揮部緊急研究后決定:晚上沒有降雨,點燈夜戰,繼續向清平方向推進。
四川路橋公司二分公司現場指揮員祝國平領到了“打前站”的任務。于是,他趕緊指揮挖掘機機械手張國軍(音)駕駛挖掘機,一頭栽進河中開始回填石料。“剛開始水有點淺,越往前面走水就越深。”由于看不見水下情況,擔心挖掘機陷入河中,張國軍每前進一步就將挖斗放入水中探一探水深。試探清楚后,張國軍通過步話機將情況告知祝國平。
...
據國家防總消息,8月14日下午,甘肅省委書記、省搶險救災指揮部指揮長陸浩,水利部部長陳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章沁生,在舟曲聯合召開搶險救災指揮部專題會議,甘肅省代省長劉偉平、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關凱等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水利部副部長劉寧匯報的《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白龍江應急疏通工程設計施工方案》,并送交武警水電部隊和蘭州軍區工程兵部隊組織施工。會議還決定派出專家對排險施工進行現場指導。15日上午,陳雷部長和劉寧副部長實地檢查河道清淤施工進展情況,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為加大水流對淤積體沖刷,14日舟曲上游大立節水電站加大泄流,由7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110立方米每秒。同日,國家防總從中鐵二十局和水電三局緊急調運的2臺長臂挖掘機,以及從蘭州調撥的1套挖掘機長臂和挖斗等施工設備陸續投入排險施工;從中央防汛物資鄭州倉庫調撥的5000片鉛絲網片正運往舟曲。
...
面對洪水暴漲,斷水斷糧、隨時可能遭受泥石流和滾落的山石的侵害,他們是怎樣把群眾一個不落地帶下山的?昨日,民警給華西都市報記者講述了驚心動魄的60小時生死大營救。
A楠木溝河道中央救出一家4口
12日晚,綿竹天池、清平等山區連降暴雨,洪水暴漲,多處發生泥石流和塌方,導致河道堵塞,河水改道,綿遠河上游形成30余個堰塞湖,下游約1公里外的清平鄉場鎮和部分村莊面臨重大威脅,道路中斷,通訊中斷,幾千群眾危在旦夕。“你們趕快開展疏散和轉移群眾,要連夜行動。”綿竹市公安局局長劉水通過對講機對山里的派出所民警發出指令。13日早上9時,德陽和綿竹警方派遣兩支由特警、民兵、衛生、鄉鎮干部等50人組成的突擊隊,背上雨具和干糧,在綿竹市公安局巡警大隊副大隊長趙劍和清平派出所副所長楊勇帶領下,向清平大山深處挺進。下午3時,趙劍和楊勇等人行至楠木溝時,發現有一家四口困在河中央進退不能。趙劍和楊勇趟著齊腰深的水,分別涉水到河道中央,將繩索一頭綁在自己身上,一頭拴在群眾身上。他首先把大人安全扶過河,然后將兩名小孩背到安全地段。這一家4口安全脫險后,突擊隊員把他們寸步不離地帶在身邊,攙扶著被救群眾,背著小孩艱難地朝楠木溝天池鄉政府所在地前行。B云湖隧道正在營救時堰塞湖突然潰壩。當天下午5時,突擊隊員行至小崗劍云湖森林地段時,發現對面德阿公路綿茂段云湖隧道有100多名工人被洪水圍困,洪水水位正在急速上漲,情況十分危急。楊勇等人試圖趟過湍急的洪水進行解救,但水流急水位深,5次施救均未成功。“鄉親們,你們趕快轉移到高處安全地帶……”趙劍一邊大聲喊話,一邊用手勢告訴被困工人。突擊隊員繼續朝清平方向開進。半小時后,泥石流和大型堰塞湖擋住了大家的去路,雨越下越大,周圍還不時出現塌方和山石滾落。隊員們試圖越過這道險境,但多次努力均告失敗。 天色漸暗,隊員們只得先返回楠木溝天池政府所在地商量對策。隊員們返回小崗劍云湖隧道地段時,雖然水位有所回落,隊員們試圖再次營救被困的100多名工人,在幾次涉水過程中,幾名搶險隊員差點被洪水沖走,救援工作再度陷入僵局。 當天晚上,山里暴雨越下越大,洪水水位不斷上漲,返回楠木溝途中的救援突擊隊與當地被困群眾進退兩難,隊員們多次準備徒步組織群眾轉移,均因水流過大過激而無法實施。為了避開洪水和泥石流侵害,楊勇等人把被困楠木溝的200多名群眾帶至事前探尋到的安全地段安置,待天亮后再作打算。
...
親自將楊金鳳從屋里抱出來的武警甘肅總隊醫院院長曹新歷稱,他們在營救楊金鳳時注意到,她所住的是舟曲縣東街一棟居民樓的一樓,由于北高南低的地勢,那個房間與地下室無異,74歲高齡的楊金鳳在泥石流中能夠幸存簡直是個奇跡。
楊金鳳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洶涌泥石流剎那間就把她沖到了家中五斗櫥的頂端,這時她的大腦一片空白。等到清醒過來時,她下半身已被埋在了泥石流的淤泥里。
“一開始就本能的開始挖泥。”楊金鳳說,“畢竟年紀大了,而且房間沒有窗戶,再加上被泥堵了,一片漆黑,只好邊挖邊歇,自己也不知道挖了多長時間,腿終于抽了出來。”
...
白龍江淹了大半個縣城,另半個縣城被泥石流沖刷的沒了蹤跡,整個舟曲縣似乎成了一座死城,了無生機。然而,人們臉上急切的神情訴說著這些泥水和石頭下,掩埋著2千多個生命!原本是高樓林立的三眼峪溝和羅家峪溝,現在卻成了泥塘滿地的亂石灘,碩大的山石將一座座樓房頃刻間擊得粉碎,如果不是居民們滿臉的淚水,你絕不會相信在前天晚上這里還住著上萬人!被泥石流沖擊過的樓房,斜的斜,歪的歪,厚厚的樓板被石頭撞擊得只剩下鋼筋,三層樓高的房屋幾乎被泥水全部浸沒。路邊全部是悲痛萬分的受災群眾,老鄉們哭著說:“實在太快了,幾秒鐘它們就一下子沖下來了,根本來不及反應,很多人都還在夢里,就去了……”
... 走進該園區的成都神鋼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和四川一汽豐田汽車公司,兩家企業的廠區占地面積、生產規模、產值,讓考察團一行真切地看到到了工業企業規?;?、集群化的現實樣板。在成都神鋼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廠區內,每個生產車間的占地面積近千平方米,流水作業的生產車間機聲隆隆,半自動化的生產線每個車間4條,從零配件的生產到組裝分工有序,從第一個車間還在焊接焊割挖掘機挖斗,到最后一個車間已經在調試組裝完成的各型挖掘機,速度和效益在這里得到體現。
作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工程機械基地,主要從事系列輪式裝載機、振動式壓路機、平地機和系列液壓挖掘機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去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5億元,入庫稅金達3.15億元。目前計劃總投資34億元的挖掘機、裝載機等項目今年年底將竣工投入生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各類裝載機2000臺,中大型液壓挖掘機6000臺,小型挖掘機3000臺的綜合生產能力,銷售收入達100億元,入庫稅金15億元。
...
今天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坑位于昌赤路與蓮花山路交叉口的白龍潭橋下,位于一塊巨大的花崗巖上,四壁非常光滑,徒手無法攀登,潭內殘存了三四塊約6立方米的大石塊。
“坑口最寬的地方20米,最窄的地方18米。”剛剛測量完大坑的測量員告訴記者。
該巨坑猶如圓壇子一般,東頭有個豁口,其余地方呈現出比較規則的圓形,正在施工的挖掘機在坑內顯得十分渺小。
據測量員介紹,在整理昌赤路兩側環境過程中,施工人員本來想清理一下坑中的泥土,沒想到越挖越深,經過一天的施工,竟挖出1500立方米的沙土,巨坑也逐漸顯現出來。
...